总第828期
半山园里的王荆公
——王安石的江宁退居与诗歌之“晚期风格”
公元1077年,经历丧子之痛的王安石,在神宗皇帝的一再挽留中,毅然决然辞去相位。此后十年,他远离朝廷,在江宁安静度过晚年。
在钟山脚下的“半山园”中,退居江宁的王安石,虽然时常有经停此地的赴任官员前来拜谒,身边也不乏仰慕他的学子,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幻灭感所笼罩。
在一般人的眼中,不耐静坐的王荆公似乎过上了一种萧散、闲淡的生活,或出入佛寺,或寻访古迹,或骑驴漫步于钟山之间,似乎成立一幅定格的画像。
然而,对于政治纷争的深刻厌倦,对于人生虚无感的切身遭际,却迫使他努力去寻找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。在对于《字说》苦心孤诣的研求中,在佛教经典的诵读玩味中,在对于诗歌的咀嚼吟咏中,他似乎学会了与痛苦和解,以及如何安放自己的生命。
在这样一种低徊幽曲的心境中,诗歌写作成为王安石退居生活中的一种巨大慰藉。与此同时,他也进行了更多的写作尝试:百衲衣式的“集句诗”,不只是展示他对于唐诗的熟稔,而是成为他锤炼诗艺的一种手段;白话禅偈诗的仿效,不只是表达他的佛学彻悟,也是他对于诗歌如何做到“皮毛落尽,筋骨独存”的一种尝试;而大量充满人生省思、自然关照的绝句创作,更是他晚年诗歌写作的一大底色。在这些看似彼此冲突、不太和谐的多样化写作中,王安石到底在追求怎样的诗歌极致呢?经由考察王安石诗歌中的“晚期风格”,我们或许可以抵达到晚年王安石的内心世界,了解他的诗学追求。
讲座时间:2025年12月13日(周六)10:00
讲座地点: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
参与方式:
讲座免费,需报名参加,请提前入场
主办: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
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承办:广州图书馆
主讲嘉宾简介:
林岩|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《百家讲坛》主讲人

林岩,江苏南京人,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。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、南京大学中文系、复旦大学中文系,分获文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、康奈尔大学东亚中心访问学人、台湾“中研院”史语言所访问学人。日本大阪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科特任准教授。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、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。
央视“百家讲坛”、“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”主讲人之一;湖北卫视“奇妙的诗词”特邀评委;深圳卫视“行见江山”主讲人之一。
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唐宋诗文、宋元文学史、中国文章学、中国科举社会史;已出版《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》等著作;在《文艺研究》《文史哲》《中山大学学报》发表论文多篇。